第七屆亞洲粉末冶金國際會議暨展覽(APMA2025)于2025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山東青島隆重召開。作為亞洲粉末冶金領域*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,本屆大會由粉末冶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(CPMA)與中國金屬學會(CSM)聯合主辦,并獲亞洲粉末冶金協會(APMA)及山東省、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鼎力支持。會議匯聚全亞洲*學者及企業家,圍繞粉末冶金前沿技術、產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展開深度研討,是一場規模*的學術與產業交融的國際盛會。本網作為本次大會官方指定媒體,全程參與盛會,并與國內外嘉賓展開深入交流。
重磅嘉賓云集 共話行業發展
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、CSM名譽理事長干勇,APMA理事長朱秋龍,CSM理事長、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前主席張曉剛,CPMA理事長張少明等行業重磅嘉賓受邀在開幕式上致辭,為本次盛會拉開序幕。開幕式由CSM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主持,青島市科協主席王崇江、副主席劉紅英應邀出席。
▲區域報告
大會還邀請到亞洲各地區粉末冶金協會(聯盟)理事長帶來各區域行業發展報告。中國CPMA理事長張少明教授、日本JPMA 理事長Shuzo Sonoda教授、韓國KPMA代表Jueheang Lee教授、泰國ThaiPMA理事長Rujirat Rungruangkul教授、中國臺灣TPMA理事長陳貞光教授等,分享了本區域產業現狀與未來規劃,進一步加強了亞洲粉末冶金行業的信息共享。
▲亞洲粉末冶金展覽啟動儀式
大會上頒發了粉末冶金行業發展各類獎項,舉行了亞洲粉末冶金展覽開啟儀式。
前沿報告密集 聚焦技術創新
本次大會特邀學術報告環節分別由CPMA學委會副主任、大會主席易健宏和CPMA學委會副主任、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棟梁主持,特邀報告聚焦粉末冶金領域關鍵技術與創新方向。日本東北大學 Naoyuki Nomura教授圍繞“激光增材制造用復合粉末的設計與制備”展開分享;鋼研國際新材料創新中心柴國才教授以“高效、高質量、高可靠性粉末冶金鋁合金及先進技術”為題,介紹了其在材料設計與性能研究領域的突破;韓國仁荷大學李基安教授、德國亞琛工業大學Christoph Broeckmann教授、中南大學熊翔教授等也分別就“增材制造工藝制備難熔金屬”“熱等靜壓數值模擬”“WC-Co硬質合金與鎢合金增材制造工藝” 等前沿主題作報告。
此外,赫格納斯(中國)有限公司中國區市場總裁陳麗芳、北京科技大學陳剛教授等專家,還分別針對“粉末解決方案在可持續轉型中的機遇”“鈦合金金屬注射成形”等產業熱點話題分享實踐經驗,共筑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橋梁。
多維平臺聯動 賦能產學研對接
本次大會設置了35個平行分會場,研究方向涵蓋金屬粉末制備和工藝、粉末成形與燒結、增材制造(3D 打印)、注射成形、粉末高溫合金、難熔金屬金屬及硬質合金、復合材料、磁性材料、多孔材料、能源材料、材料基因組工程等關鍵領域,為參會者提供了精準化、專業化的交流空間。
同期舉辦的亞洲國際粉末冶金展覽和學術壁報同樣亮點紛呈,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、吉凱恩(霸州)金屬粉末有限公司、山東魯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東睦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60 家行業龍頭企業參展,集中展示了粉末冶金領域的*新產品、技術裝備與應用成果,現場達成多組技術合作意向,實現了“學術+產業”的高效對接。
同期活動豐富 構建行業交流生態
除主會議與展覽外,APMA2025還同期舉辦了多場重要行業會議:由六學協會主辦、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粉末冶金分會承辦的2025年全國粉末冶金學術會議,學術報告精彩紛呈,大會及分會場座無虛席,進一步深化了國內行業交流;CPMA理事會換屆會議暨四屆一次理事會完成聯盟組織更新,為行業協作注入新活力;《粉末冶金工業》第七屆編委(擴大)會則圍繞期刊發展與學術傳播展開研討,助力行業知識成果沉淀。
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大會期間召開了亞洲粉末冶金協會(APMA)理事會,確認即將在2026年換屆的APMA下一屆理事長由中國CPMA負責人擔任。
作為立足亞洲、輻射全球的粉末冶金領域標桿會議,APMA2025的成功舉辦,不僅為廣大同行搭建了前沿技術共享、產業需求對接的核心平臺,更推動了亞洲乃至全球粉末冶金產業的創新協作與高質量發展。參會嘉賓普遍表示,本次大會的成果將為行業未來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支撐,期待兩年后再聚下一屆盛會,共繪粉末冶金產業新藍圖。